,《神曲》在后世的中国翻译史来看,都具有一种非凡的意义。
而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在和亚里士多德同时期的中国,其实就已经有与之相近的逻辑思想在中国出现。这就是名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有公孙龙的“白马非马”。
正因为这个例子,所以与逻辑相关的在大明看来,其实就是诡辩。
但是还有一些人买来了这本书,然后和公孙龙的名家一比,两者是各有所长。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更多是从理论的层面上把逻辑学给初步的系统化。而当时的名家,其实在整理和归纳上,即使有著作,现在却也是已经失传了。
作为这次翻译工程第一批完成的书籍,现在对于这些翻译人员而言,也并不是说是事情就结束了。
更多的,还是在收集很多修改意见。尤其是这一次的读者来信,无疑说明这次出版的新书,还是有很多的遗漏。
现在关于书籍的修改意见,还是继续接受读者的来信。
然后再这些翻译人员的努力下,现在就开始了新一版本的《神曲》的修改工作。
在很多人看来,这份翻译的工作酬劳还是很令人羡慕。
但是身在其中的人,现在是在不断的挑战者自己的极限。
作为一名合格的翻译,首先自己要对自己的母语要足够的熟练,然后把自己最擅长的外语给好好的学习。然后还要和那些使用外语的外国人经常沟通,从而真正掌握一门外语。
如果是从事书面翻译的话,那么还要学习对方语言的书面语。西方语言多数都是从属于印欧语系,都属于一种语素文字。
这些都不是那种象形文字,更多的是一种音素文字。看字首先是能认准发音,所以在学一个新词汇的发音上看,从词汇首先就知道这个词究竟是要发什么音了。
但是一个西方词汇,它的意思是怎样的,这个就需要大量的记忆词汇了。这一点和汉语其实多少有点反着来。
汉语从一开始,其实就有一定的象形意义。而且从现代的简体字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汉字可以从字形来判断一些基本意思。但是这个字究竟该怎么读。如果并没有学习过的人,那还真的是读不准。
汉字中其实也有一些形声字,但是这些还是需要一些首先就认识一些汉字。
所以现代的很多外国人,在初学汉语的时候,也是难免会犯一些低级笑话。尤其是很多情况,其主要原因就是“望文生义”。
西方文字和汉语之间有很多方面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对于很多外国人来说,要学会汉语,首先就要改掉一些发音习惯。
尤其是汉语中有声调,而且不同的声调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意思。
所以第一时间听一个外国人是不是初学者,只需要听声调马上就知道。如果是的话,肯定会带上很多外国声调腔。
第一时间听起来让人觉得是中国人,这就是外国人学汉语的最高境界。说不定对方已经在中国呆了很长一段时间,经历了那么一个语言环境就那么自然的熟练掌握了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