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这样的司马靖感染,许琳琅微微一怔,接着欣然一笑,问道:“是不是你已经想好怎么在朝廷上安排你看好的那些人了?”
“的确如此,”听了许琳琅的话,司马靖点点头说道,“粮草库存的案子已经告一段落,长孙珏和柳溪林各自通过这件事情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以及六部安排了一些人,看起来整个朝廷明面上已经被长孙珏控制。”
“如此一来你的那些人岂不是没有位置可以安置?”听了司马靖的话,许琳琅反问道,她想她猜到司马靖接近长孙珏的第三个目的了。
那,就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果然,下一刻就听司马靖一脸严肃地说道:“我看好的那些人如今都不在关键的位置上,正因为如此,我才要接近长孙珏。”
“就为了让长孙珏启用他们?”许琳琅反问道,她提到的这件事情在每一个朝代都是发生过的,远的如曾经的九千岁——魏忠贤,近的如眼下的内侍总管——沈公公。
这些内侍作为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在官员的提拔与任用上很有发言权,因此在昭南才有那么一句话——一手好文章不如一句好话。
这一句好话便指的是长孙珏身边的红人——沈公公的引荐!
但那是沈公公,许琳琅怎么想不到司马靖会跟这样的事情联系起来。
在许琳琅眼里,司马靖是气吞山河的好男儿,不应该曲线救国到如此地步,更不应该自掉身价到如此地步。
他若是想给那些看中的人才开辟至仕的道路,完全可以像其他办法啊!
这样想着,许琳琅怔怔地看向面前的男子。
她在等着对方的解释,紧接着就听对方朗朗说道:“如果仅仅是想让长孙珏启用那些人,我只用动一动麒麟阁的势力对朝廷上一部分文武百官做些什么,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让那些文武百官为那些人举荐,可是我要的并不是这个!”
“那你想要什么?”许琳琅追问道,眸底是一阵不解。
她不明白既然司马靖的人都上不了台面,他若是想要日后成就一番大事,那不是得赶紧想办法把那些人扶上台面,可是,听对方的意思好像是醉温之意不在酒。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正想着,就听司马靖一脸认真地说道:“长孙珏此人极善于揣测人心,掌控人心——这是我与他最大的相同点,也是我们之间最大的不同点!”
“什么意思?”许琳琅一脸不解地反问道,“为什么一会儿是相同点,一会儿又是不同点?”
并不理会许琳琅的疑惑,司马靖微微一顿,继续说道:“长孙珏掌控人心是为了平衡,他掌握文武百官的想法,其目的是想要控制他们,让他们为他所用,因此他会故意在文武百官之间制造纷争,然后打着调解纷争的旗号,在各个集团之间平衡,从而获得他作为皇帝的最大利益,这,便是党争!”
说到这里,司马靖看向许琳琅,他想聪慧如她,一定应该听出了他话语里的意思。
果然,下一刻,就见许琳琅微微一怔,紧接着恍然大悟,说道:“你的意思是你并不希望朝廷出现党争,所以你想接近长孙珏?”
“对,”司马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党争对于一位帝王来说是最简单的保持帝位稳固的方法,可是对于朝廷来说却是内耗,对于百姓来说更是人力与财力的巨大浪费,因此,我不会在朝廷上掀起党争,同时还要制止党争。”
“可是,你怎么做到?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内侍,而长孙珏却是皇帝,他的一个施恩,一个惩罚,都会让文武百官趋之若鹜,”许琳琅不无担忧地问道。
不可否认司马靖的想法是美好的——所有官员都为了昭南和昭南民众的根本利益而考虑,不再被皇帝的恩威荣宠牵着鼻子走,可是人都是驱利的,没有好处,司马靖如何实现这个想法?
正想着,就听司马靖一字一顿的说道:“所以我要接近长孙珏,要更准确地了解他的想法, 然后在他的想法之上,不动声色地施行我的想法。”
“这,很难!”许琳琅一脸认真地说道。
&nbs...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