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倒是并没有料到。
但是等到他在录取名单的最后一页上看到黄宗羲名字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在原本的历史上,黄宗羲得到过许多士林和官场中人的关照,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儒学大师刘宗周的亲传弟子,另一方也是因为他是天启年间东林党大臣黄尊素的长子。
但是即便如此,直到明朝明朝灭亡为止,他也没能如愿考中进士。
而且直到崇祯十五年的秋闱,他才终于考中了举人。
从他少年早慧考中生员之后,一直到他考上举人,期间历经了超过十五年的时间,至少参加了六次浙江乡试,头五次全都落榜。
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这说明黄宗羲后来的那些思想,从他中了秀才之后,就基本上开始有了萌芽了。
而他的那些比较出格的言论和想法,基本上注定了他在选拔朝廷官员的科举考试中,不太可能取得比较好的名次。
这一次,若不是黄宗羲以国子监生的身份直接参加会试,同时又遇上了大明朝自从开科取士以来录取人数最多的一科,那么他的命运,恐怕还会如同历史上一样,一次次在科举中被淘汰掉了。
若是黄宗羲这样的人物一直考不上进士,就像历史上那样,也肯定不是好事。
且不说会把黄宗羲逼到大明朝现行官僚体制的对立面,就单说这样的人才若是始终被拒绝在大明朝的官僚体制之外,那么这个官僚体制,恐怕也确实是问题严重,难以自新了。
如今的这个结果,正是恰到好处。
而最让崇祯皇帝满意的,恰恰是如今这帮子考官给黄宗羲定下的这个名次了。
一者,黄宗羲考取了贡士,虽然名次十分靠后,但毕竟也成了大明朝官僚体制之中的一员。
二者,他的名次足够靠后,就会让他在崇祯四年春闱这一科的进士们中间没有什么地位,形不成什么号召力。
这一点,也将使得他对于大明朝士林特别是十分注重科举名次的江南士林的影响力,大为降低。
此外,大明朝的科举制度里面还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那就是“三榜皆外任”。
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对于最后得中进士的所有人,按照名次分为三榜,也叫三甲。
一榜是前三名,叫做进士及第,依照名次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
头三名,基本上都是进翰林院当翰林。
二榜是若干名,叫做进士出身,没有什么特别的称号或者名头。
但是二榜进士有进翰林院的机会,可以被选取为庶吉士,也可以进入朝廷的六部、六科,或者其他在京师的部院府寺监等衙门任职。
至于三榜的进士,只能叫做“同进士出身”,他们在士林和政坛上的地位,就远不如头两榜的进士了。
特别是,按照大明朝新科进士任官的惯例,三榜进士都是要出京外任的,而且常常都是县官。
有许多人一辈子都辗转在各个边远的省份,担任州县官员。
这就是三榜进士同进士出身的官员,与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的官员们之间的巨大区别。
这一次,年轻的黄宗羲虽然一改历史上的命运,原本没有举人功名的他,以国子监荫监生的身份参加礼部会试,竟然一考就中,但是却排在了三榜倒数第十位,若无崇祯皇帝的特别旨意,他就注定了要被任命到远离京师的边远省份,去当某一地的县官。
那么,崇祯皇帝会干预吏部对他的任命吗?
当然不会。
让他到某个边远的不起眼的地方,去当一任县官,然后从县官的任上,一步步升迁上来,正符合崇祯皇帝的意图。
因为唯有如此,像他这样的人,才能够对地方的政务有一个真正的了解。
或许也唯有如此,将来的黄宗羲才能够在他真正开始各种著书立说的时候,不至于脱离实际、空谈误国。
正所谓在相比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行伍。
唯有如此,当他完全熟悉了大明朝地方省府州县的政务之后,将来提出的学说,才能真正有益于大明朝未来的政治改革。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就是把他从地方省府或者州县的位置上提拔起来,让他担任内阁的首辅,主持大明朝未来的政治改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崇祯皇帝甚至还很期待这么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