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很苦恼。话说那天李群将两本书给了孙余,孙余这位算学系教导主任不仅自己钻研,还抄分册给算学讲书人手一本。书里有些疑问,讲书们都跑来询问李群,问的人多了,于是李群便开了答疑班。答疑班有问题一致就一起讲课,到最后李群干脆自己讲了起来。书里毕竟只写了代表性的问题和定理,有一些小定理和习题便在课上讲。到后来整个算学系的教谕便都来听李群的课了。李群看着自己搞出来的黑板,再看着地下四五十岁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
李群在清泉书院的名声算是打出来了,本来应聘一讲书的职位,最后竟然教了老师。当李群把其余初等数学的书全部拿出来的时候。孙余拍板决定这个学期算学教谕们均要学习这几本书。李群这个年弱书生便成了清泉书院算学教谕的教谕了。
然而李群很痛苦,聪明的学生很好,但是太聪明的学生对老师绝对是个打击。像高斯这种妖孽,他的老师拿出几千年的未解难题都没难住他,他的老师肯定很痛苦。古代数学突出“算”一字,扎实的计算功底。计算这东西很多人不屑做,但的确是个技术活,包含了一定推理。像共和国的核物理学和导弹学家计算功底都十分扎实。况且计算也是一种智力的表现。古人能够做巨大量的计算,可见每个人的智力和数学功底都极为扎实。只是古代数学偏实用,没人想着向形而上的方向发展,确实也用不着。外国自古希腊就讲思辨,计算不如中国古代,但在体系上更为完整,有完整的推理体系。
随着学习的精深,算学教谕惊人的功底开始显现出来,一些问题李群思索了一下也不能一下子得到结论,他便布置给大家完成。他要教大家如何思考,而不是全部告诉大家答案。
在教授大家基础几何学的时候,引进欧几里得几何证明,众人皆叹服,而同时产生了一个疑问:“海外数学是极其完美的,但是这样的完美的几何在现实真的能够使用到吗?这些证明真的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吗?”
这个问题李群也曾经想过,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处。西方数学在19世纪飞速发展,朝着近乎玄而又玄的理论方向发展。数学家疯一般的发展,纯数学与现实世界脱节了很。但当爱因斯坦、普朗克、薛定谔用着这些工具探索世界的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20世纪计算机飞速发展,数学更是主要工具,到21世纪,已经没人质疑发展纯数学有什么用处了。我发展我的,你用的时候拿就好。
但是这种积累几乎是只靠数学魅力推动的,众多数学家叹于数学的美耗费一生,掉光头发。而现实世界并没有要求他们做出这么多惊人的发展。
李群知道光数学只能吸引那些真正喜欢数学的人,要普及数学,阐明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之母,还要靠一些结合了数学的学科,例如自然科学,还有经济学等社会科学。这才能让古代的人真正正视这门科学。想着想着觉得等自己有影响力一定要在清泉书院宣传这些学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