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陈抟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屏幕接着演绎下一个故事。

    还是一个专门的名人传。

    陈抟,别号扶摇子,是毫洲真源人。

    他五岁时还不会说话,人称“哑孩儿”。

    一天,他在水边游戏,遇到一个青衣妇人,自称毛女。

    毛女将陈传抱到山中,喂了几口琼浆玉液(一说乳汁),陈传从此心窍开爽,开口说话。

    毛女又将一本书投入他的怀内,并赠诗一首:“药苗不满笥,又更上危颠。回首归去路,相将入翠烟”。

    陈抟本不会说话,这天回到家中突然念出这四句诗来,父母大吃一惊,忙问从哪听来的,陈抟说是毛女所教,并取出书来,原来是本《周易》。

    陈抟好读易经,手不释卷。

    他一生修道,编写了导养、还丹为主要内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并致力于导养之道。

    他近一步发展了道教修炼之法,创作出《无极图》等一系列图式,以“顺以生人”,“逆以还丹”的理论体系来探究生命的起源,寻找延年益寿之方,因此被后世道教徒尊奉为“陈抟老祖”。

    陈抟通晓了八卦大意,从此无书不看,飘飘然有出世之志。

    十八岁那年,父母双亡,他于是抛散家财隐居山中。

    后来梦见毛女传授他炼形归气、炼气归神、炼神返虚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们不远千里慕名而来,陈抟却侧身而卧,不予理会。

    众人见他鼾声如雷,都纷纷叹息而去。

    后唐明宗皇帝听说了他的高名,御笔亲书派使者持诏征他出山。

    陈抟不违抗圣旨,只得来到洛阳谒见天子。

    见了天子,陈抟却不拜,满朝文武大惊失色,明宗却不怪,感叹说“高士是不用长礼来对待的”。

    就将他送到礼贤宾馆,释心照料。

    陈抟一无所用,早晚只在蒲团上打坐而已。

    明宗三番五次驾幸礼贤宾馆,有时恰好逢他睡卧,也不感惊动他,就回去了。

    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个异人,对他愈加敬重,想让他担任要职,陈抟根本不答应。

    丞相冯道向明宗建议说:“眼下正值风雪交加之际,陈抟独座蒲团,必然寒冷。”

    “陛下可派一使者,带上一坛佳酿,再选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

    明宗点头称是,从宫中选出妙龄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万勿推辞。”

    陈抟欣然收下,开杯畅饮,对送来的美女,也不推辞。

    明宗见了龙颜大润。

    第二天派冯前去加封官爵,但只见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见陈抟踪影。

    冯问“陈抟先生哪去了?”

    美女说:“陈先生喝完酒倒头便睡,五更时才醒,他说我们一夜辛苦,无物相赠,于是就提诗一首,让我们回复天子,然后就飘然出门而去。”

    冯只好领三个美女回朝见驾。

    明宗一看,那诗写的是:“雪为肌体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处士不兴巫峡梦,空烦神女下阳台”。

    明宗读了诗,叹息不已,派人四处寻访,毫无消息。

    陈抟离开京都,一直走到均洲武当山隐居下来。

    一天,有五位老叟来问他周易八卦大义,陈抟便传授他们听。

    因见他们颜面如玉,便求教导养之方。

    五位老叟把蛰伏法传给了他。

    原来蛰伏法是模仿龟蛇一类动物入冬即蛰伏不食的方法,陈抟得了这种方法,就能辟谷了,有时一睡就几个月不起。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一天,五老对陈抟说:“我们是日月池中的五条龙,受先生讲诲之益,愿送先生一个好地方。”

    于是令陈传闭上眼睛,将他夹在翼下,飞升而行。

    陈抟只觉得两脚腾空,耳边风声呼呼,顷刻间脚跟着地,睁眼一看,不见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岳华山的九石岩上,陈抟就此隐居下来。

    华山道士见他的住处没有锅炉,非常奇怪,暗地里观察,见他终日无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

    有一次,道士几个月没见着他,以为他搬到别处去了,来到柴房搬柴,却见他睡在柴草底下。

    又有一次,有个樵夫在山下割草,见山凹里有一具尸骸,尘埃有一寸高。

    樵夫心中怜悯,准备挖个坑埋起来。

    拖起来时,却认得陈抟先生,樵夫说:“好个陈传先生,不知为什么死在这里?”

    只见陈抟把腰一伸,睁开双眼,说:“正睡的快活,为什么把我搅醒了?”

    樵夫大笑不已。

    华阴县令王逵,亲自来到华山求见陈抟。

    到了九石岩,见光光的一片石头,绝无半间茅舍。

    就问他:“先生的住处到底在什么地方?”

    陈抟大笑,随口吟道:“蓬山高处是吾宫,出即凌虚跨晓风。因此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王逵要为他伐木建庵,陈抟坚决推辞。

    后来这四句诗传到周世宗耳里,知道陈抟是为高士,特地将他召来,问他国运长短。

    陈抟又吟出四句诗:好块木头,茂盛无赛。若要长久,添重宝盖。

    世宗皇帝姓柴,名荣,木头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长久”二字,以为是佳兆,却不知赵太祖代周为帝,国号宋,“木”添盖了一个“宋”字。

    宋朝享国长久,陈抟已经预先知道了。

    世宗要将极品的爵位授给陈传,陈传不愿意接受,坚决请求回山。

    陈桥兵变时,赵太祖披上黄袍,登上了帝位,先生正好乘驴到华阴县,听说了这件事,在驴背上拍掌大笑。

    有人问到“先生笑个什么?”先生道:“你们这些百姓的福运来了!天下终于太平了。”

    有一天,陈抟在长安酒店饮酒,遇到赵匡胤兄弟和赵普三人也在饮酒。

    陈抟见赵普坐在二赵的上方,就一把将他拉到下席说:“你不过是紫坛的一个小星儿,如何敢占在上位?”

    赵匡胤于是就问先生前程之事,陈传道:“你们兄弟俩的星比他大的多!”

    赵匡胤因此非常自负,后来平定了天下,屡次派人迎取陈抟入朝,陈抟不肯,于是赐号“希夷先生”。

    后来宋太祖死了,太宗即位,念及酒店奇遇,又召陈传相间,并说好不用他行臣子之礼。

    陈抟才随使者进京。太宗向他求教修养之道,陈传说:“天子是一国之王,如果白日升天,对百姓有什么益处?如今君明臣良,勤勉政事,施惠给百姓,就会万世流芳的。”

    太宗点头称是,对他越加敬重。

    不久,陈抟就向太宗告辞,说二十年后再来见圣颜,太宗知道留不住他,便由他而去。

    端拱五年,太宗皇帝在位二十年,还没立下太子,心急如焚,思忖:“惟有陈传最能预言人事祸福,只有请他来决断这见事才好。”

    正想到这里,内侍报告说陈抟求见。

    太宗大惊,请他进宫,问道;“先生这次来有什么指教?”

    陈传说:“老夫知陛下胸中有疑,特来为陛下判断。”

    太宗大笑道:“我就知道先生有预测的眼力,今天果然如此!我正为立太子一事而烦恼不堪,襄王元侃宽容慈爱,有帝王之度,但不知福分如何,还烦先生到襄府一看。”

    陈抟领命,才到襄府门前就回来了。太宗问道:“先生为何没有进去就回来了?”

    陈抟说:“老夫已看过,襄府门前来回奔走的人都有将相之福,何必再见襄王呢?”

    太宗于是打定主意,即日宣召,立襄王为太子,就是后来的真宗皇帝。

    陈抟在京都,有住了一个月,依然回到九石岩。

    这时穆伯长,种放等一百多人门人,都筑室在华山之下,朝夕听他讲授《周易》。

    惟有五龙蛰法,陈传并未曾传授。

    一天,陈抟命门人在张超谷口的高岩上凿一间石室。

    石室凿好后,陈抟同门人一起前往观看,只见云烟如翠。

    陈抟心想:“这就是毛女所说的‘将相入翠烟”了。

    说完,屈膝盘坐在地上,右手支颐,闭目而逝。

    门人于是制作了石匣盛放他的尸体,并用几丈长的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